姜子牙作为周朝开国首席功臣,为何后代却被周王烹死?
每当我发现自己年华虚度,却仍然未成大业之时,姜子牙就成了我心灵的慰藉。
毕竟这个活跃在《封神演义》中的千古第一奇人,出山之时就已经七十二岁了。
而在当时平均年龄只有26岁的时代,他的年龄比他的功业还要让人惊叹。
“大器晚成”这四个字仿佛就是为他量身打造的。
出山之后,这个“奇人”凭借自己超凡的政治才能先后辅佐周文王、周武王两代君主,并成功讨伐纣王,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周王朝建立后,姜子牙因为功勋卓著,首封齐国。
在治理齐国期间,姜子牙展现出了他超越常人的治理能力。
“因其俗,简其礼,通商之工业”,让齐国迅速稳定,并为日后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在后面几任国君的努力下,齐国国力蒸蒸日上。
五代国君姜不辰时期,齐国已经有了“东方大国”的势头。
当然,在此期间其他诸侯国也都有自己各自的机遇,并慢慢发展了起来。
与之相对的周王朝却因为发展不利,慢慢走上了下坡路。
历经周武王励精图治以及“成康之治”后,周王朝国力日渐衰弱。
到了共王、穆王时期,周王朝就有被其他诸侯国超过的势头。
周夷王时期,日渐衰弱的周王室更是受到了其他强大诸侯国的轻视,他们纷纷拒绝朝见,并减少贡品,让周夷王十分恼火。
不仅如此,诸侯之间的“礼乐征伐”也不再通知周夷王,周夷王“天下共主”的地位名存实亡。
强大起来的诸侯国甚至还打起了老大哥周王朝的主意,不断侵占周王室的田产。
而今天我们要说的主角齐国,由于距离过于遥远所以并没有侵占周王朝田产的意图。
不过由于年代久远,齐国也与周王朝日益貌合神离,之前“兄友弟恭”的革命友谊更是成为了过去式。
虽然早有许多诸侯国与周王朝貌合神离,但对于周夷王的继位大典,他们还是十分愿意给面子。
当然,没有人愿意当出头鸟。
可今天我们的另一个主角姜不辰偏偏不信邪,他不仅连续两年不向周天子进贡,而且连周夷王的继位大典也不来捧场。
毕竟此次继位大典远在千里之外的蜀国都派来了使者,表达了衷心的祝贺。
恼怒万分的周夷王于是决定“杀鸡儆猴”,以姜不辰的“命”换来自己的权威。
屋漏偏逢连夜雨,在齐国,姜不辰的异母胞弟对他的王位早就心生觊觎,因此便在暗中拉拢已经崛起的纪国炀侯,想要临朝篡位。
在继位大典中,周夷王知晓了炀侯与姜静的秘密,当即大喜过望,立刻表示愿意与炀侯联合,诛杀姜不辰。
周夷王即位第三年,他假借生病的名义,将姜不辰骗到了周王朝国都。
等到众人齐聚,推杯换盏之后,周夷王立刻亮出了自己血淋淋的屠刀,命令手下将大鼎抬到殿内,倒满清水,并以烈火煮沸。
就当大家都一头雾水的时候,周夷王突然下令将姜不辰扔进锅中,并活活烹死。
这一变故让在场众人吓了一跳,大家纷纷面面相觑,不知道周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。
在做完这一切后,周夷王却十分淡然,他宣布姜静为新一任齐国国君——齐献公。
最后,只有姜不辰受伤的世界诞生了。
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,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,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,侵删。
文:小昭 审核:梦愚编辑
文献参考:《二十四史》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《战国策》《左传》《春秋》《吕氏春秋》等。
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,未经允许,不得转载。
利鸿网配资-配资官网开户-配资操盘推荐网-配资114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