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1岁患儿睿睿(化名)因持续3天高烧(体温>39℃)并伴随食欲不振、烦躁不安来到北部战区总医院就诊。意外的是,孩子并无咳嗽、流涕等呼吸道症状,初诊医生一度怀疑是幼儿急疹。然而,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(30×10⁹/L),远超幼儿急疹的典型表现。经验丰富的医生敏锐地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泌尿系统,随后的尿常规检查证实了这一判断:尿白细胞高达180个/HPF,最终确诊为急性泌尿系统感染。经过规范治疗和精心护理,睿睿的症状迅速好转,复查指标正常后康复出院。
像睿睿这样的病例并不罕见。儿科专家提醒,尿路感染(UTI)是婴幼儿发热的常见病因之一,但由于症状不典型,极易被家长甚至医生忽视。尤其是2岁以下婴幼儿,无法准确表达不适,往往仅表现为持续高热、哭闹或食欲下降,容易被误判为普通感冒或肠胃问题。
一、
什么是尿路感染?
尿路感染(UTI)是由于病原微生物侵入泌尿道并在尿液中繁殖,进一步侵袭泌尿道黏膜或组织所引发的炎症反应。UTI是婴幼儿发热和菌血症最常见的病因之一,儿童UTI具有复发倾向,有12%-30%会复发,特别是在治疗不彻底的情况下,更易导致病情持续不愈,甚至可能引起肾脏瘢痕形成,成年后可能引发高血压、慢性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后果。
展开剩余77%二、
急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症状可因孩子年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,年长儿可有发热(≥38℃)伴尿频、尿急、尿痛等尿道刺激症状,然而小年龄孩子通常缺乏典型症状,婴幼儿特异性更差,有时仅以发热为唯一症状,婴幼儿临 床症状也可出现呕吐、哭闹、喂养困难等。
三、
尿路感染的高危因素
儿童UTI发生率高,与儿童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、细菌毒力强菌量大、易定植等因素有关,1岁以内男童发病率为2.7%,女童为0.7%,1岁以后由于女童生理结构(尿道短),尿路感染风险是男童的2-3倍,此外,还需明确有无泌尿系统畸形及梗阻等潜在致病因素。
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朋友们需要注意的是:
1.纸尿裤使用不当:更换不及时,细菌滋生。
2.排便后清洁错误:女宝从后往前擦,易将粪便细菌带入尿道。
3.憋尿习惯:幼儿园孩子因环境不适应,怕上厕所而憋尿,尿液滞留易滋生细菌。
4.包茎问题(男宝):包皮包裹清洁不到位,可能引发感染。
四、
为何儿童尿路感染容易被漏诊?
1、症状不典型:婴幼儿尿路感染可能仅表现为发热,缺乏尿频、尿急等典型症状。
2、表达受限:小月龄宝宝无法描述疼痛,家长可能仅注意到孩子烦躁、拒食。
3、误判为其他疾病:高热无呼吸道症状时,常被当作病毒感染,延误针对性检查。
若孩子出现以下表现,建议尽快就医并检查尿常规:
反复高热,且无咳嗽、流涕等呼吸道症状;
排尿时哭闹、尿频、尿急(大孩子可能主诉“尿尿疼”);
尿液浑浊、有异味,或尿道口红肿;
精神萎靡、食欲骤降(婴幼儿常见非特异性表现)。
五、
预防尿路感染,家长该怎么做?
1、正确清洁:女宝从前向后擦拭,男宝用流动水轻柔清洗(勿强行翻洗包皮)。
2、勤换纸尿裤:每2-3小时更换,排便后立即清洁。
3、培养良好习惯:鼓励多喝水、不憋尿,减少细菌滞留风险。
4、警惕反复感染:如果孩子多次尿路感染,需排查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结构异常。
专家提醒
尿路感染需规范使用抗生素,必须经尿培养后由医生选药,切忌自行用药以免产生耐药性。尿路感染绝非小问题,婴幼儿肾脏发育不完善,延误治疗可能造成肾损伤。若孩子不明原因发热,务必排查泌尿系统问题。早发现、早干预,才能有效避免潜在危害。
总 编 辑:檀子娜
责任编辑:杨 茜
美 编:宋晓亮
供 稿:儿 科
来 源:北部战区总医院融媒体中心
发布于:北京市利鸿网配资-配资官网开户-配资操盘推荐网-配资114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