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说中国演艺圈里真正让人佩服的那批演员,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那些“老戏骨”,他们不靠流量也不拼人设,纯靠演技和人格魅力打动观众。牛犇,绝对算是其中的典范人物。
牛犇出道早,12岁就已经在银幕上露脸了,靠着一口朴实又真挚的台词,把无数角色演得活灵活现。很多人记得他在《牧马人》里那个“郭子”,一句“老许,你要老婆不要?
”成了经典,多少年了还在网上被大家玩梗、模仿。
今年牛犇已经整整90岁了。前几天有媒体晒出他在家做饭的视频,画面里老爷子亲自下厨煎饺子,案板上还有面粉和馅料,看得出来不是买现成的,而是自己一点点包出来的。
饺子的边封得挺漂亮,不像随便糊弄的,说明牛犇做饭也很有一套。
很多人感慨,现在的年轻人动不动点外卖,最多也就是煮个泡面,而牛犇这样年纪还亲力亲为做饭,确实让人敬佩。
厨房里没什么高档厨具,倒是有个半截塑料瓶盖在菜盘上,生活细节让人觉得亲切。还有一只毛笔放在灶台旁边,估计是老爷子写完字顺手就下厨了,日子过得有趣又有味道。
其实牛犇的日子一直很朴素,没被名气和财富冲昏头脑。虽然这些年积攒了不少成就,老爷子没住大别墅,也没雇一堆保姆,而是选择住进高端养老院。
据了解,这种养老院一个月的花销在五千到一万块左右,对普通人来说不便宜,但环境和服务确实不错。
客厅、卧室、厨房都很齐全,还有专门的娱乐活动,牛犇可以写书法、和院里朋友聊天交流,日子过得充实有滋味。
牛犇选择养老院,主要还是怕在家看到老伴的旧物,触景伤情。老爷子和妻子从年轻时一路走过来,相守了六十年,无论顺境逆境都陪在彼此身边。
2019年,牛犇的妻子因病去世,老爷子一下子失去了最亲近的人,心情低落了很久。年纪大了,遇到这么大的变故,确实难以承受。
养老院有专业照护,生活更有规律,也能分散些思念。
说到牛犇的家庭,他的儿子王侃也走了演员这条路,但没像父亲那样成名。王侃经常在抗战剧里演日本军官,演得很像,被业内称为“鬼子专业户”。
虽然不是主角,但他把反派角色做得很到位,情绪、动作都很真实。很多演员其实不愿意演反派,怕观众不喜欢,王侃能放下这些压力,专心把角色演好,也是很有职业精神。
王侃因为拍戏很忙,没法一直陪着牛犇老爷子,所以牛犇住养老院也是现实考量。其实很多老人晚年选择养老院,既能得到照护,也能有社交圈,生活质量不见得比在家差。
牛犇的心态也特别好。之前葛优和牛犇聊天,问他要不要去参加金鸡奖,牛犇玩笑说“反正没两天了”,把葛优逗得一愣。老爷子对生死看得很开,还会用幽默化解尴尬。
其实他年轻时就喜欢说相声,和朋友聊天经常插科打诨,逗得大家哈哈笑。
很多人觉得牛犇身上有种老顽童的劲头,岁数大了却一点不沉闷,反而活得通透,既能自己动手做饭,也能写字练心,和朋友们聊聊演艺圈的趣事,日子过得自在又有趣。
说到底,像牛犇这样真正有实力、有情怀的“老戏骨”,才是真正值得大家尊敬的榜样。无论是舞台上的角色,还是生活里的点滴,都让人觉得温暖又励志。
利鸿网配资-配资官网开户-配资操盘推荐网-配资114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