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在工作中,经常遇到有人跟我抱怨,自己在学习或者工作的时候老是走神,一会儿想刷手机,一会儿又被别的事情吸引了注意力,结果效率特别低。其实啊,走神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,不过咱们可以通过非药物干预的方法来解决,提升自己的专注力。
先来说说低认知负荷任务抑制默认模式网络活跃度的原理。咱们的大脑有个默认模式网络,简单来说,就是在我们没专注做事的时候,大脑自动开启的一种状态,这时候就容易走神。而低认知负荷任务,像整理文件、简单抄写这些,能让大脑集中在这些简单的事情上,从而抑制默认模式网络的活跃度。就好比整理文件,你得把文件分类、摆放整齐,这个过程需要你集中精力,大脑就没功夫去想别的事儿了,默认模式网络也就不那么活跃了。
接下来讲讲实操方案。首先是环境隔离,这是个很重要的方法。就拿手机来说,它是我们分心的一大“元凶”。我建议把手机放在离书桌远一点的地方,或者直接调成静音。我自己试过,以前学习的时候手机就放在旁边,一会儿来个消息,就忍不住去看,结果学习的思路全被打断了。后来我把手机放在另一个房间,专心学习的时间明显变长了。除了手机,周围的噪音、杂乱的环境也会影响专注力,所以尽量找个安静整洁的地方。
然后是任务拆解,要把复杂的任务拆分成一个个可执行的小步骤,这里就得用到SMART原则。比如说你要写一篇论文,这是个大任务,感觉无从下手。那咱们就把它拆分成选主题、找资料、列大纲、写正文、修改这些小步骤。这样每完成一个小步骤,你都会有成就感,也更容易集中精力。
再说说神经机制,多巴胺和专注力的关系可大了。多巴胺是一种能让我们感到快乐的物质,当我们做一些容易让人上瘾的事情,像刷手机、玩游戏的时候,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,让我们越来越想做这些事儿,从而分散了注意力。而低注意力任务,能让大脑逐渐适应一种稳定的状态,减少对多巴胺驱动的分心行为的依赖。就像我有个学员,以前一学习就想玩游戏,后来我让他先从简单的抄写开始,慢慢减少对游戏的渴望,专注力也提高了不少。
最后讲讲长期策略,建立23分钟专注周期的行为强化技巧。一开始可能很难坚持23分钟专注,但咱们可以慢慢培养。比如先从10分钟开始,完成一个小任务,给自己一个小奖励,像吃块小零食。等能轻松完成10分钟专注后,再逐渐增加时间。每次完成一个专注周期,都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反馈,慢慢就能养成专注的习惯了。
低注意力任务通过调节认知负荷能有效改善专注力。日常中我们结合环境管理和任务设计,再了解注意力改善的神经机制,坚持运用这些方法,就能提升自己的专注力,减少走神的情况,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。
利鸿网配资-配资官网开户-配资操盘推荐网-配资114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